考研大战已经落下帷幕。作为幸运的一员,回顾整个考研过程,虽然在复习过程中多次崩溃,但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。下面简单说一下我的考研经历,供大家参考。一般来说,考研主要分为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、复习、初审、复试四个过程。一、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这是考研的第一步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。在确定目标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,因为每个学校专业课的考题都不一样。如果我们后来临时调整目标,会对审查过程产生影响。
比如中国史专业课分自主命题和统考:自主命题各校不同,人大考633历史综合(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古代汉语),南大和社科院分别考古今;统考是313,中国史和世界史都考。此外,学校历年分数、招生比例、地理位置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。复习1。英语-2/分为英语1和英语2,一般来说学硕 test。
6、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?中国人民大学分享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。我在一所普通师范学院主修会计。一战考研通过,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。我写我的经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有多牛逼,而是为了鼓励和我一样不甘平凡,努力奋斗的人。其实我考研不是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,不是为了混个学位,而是因为我想认识更好的人,看到更惊艳的东西,听到更惊艳的观点,读更多的书,和更多优秀的声音对话。
闲话不多说,言归正传,说说考研经历。政治:对大多数人来说,政治应该是最不困难的科目。个人觉得没必要太早从政。八月左右才开始学政治。在政治上,你可以第一次跟随徐涛先生的视频课堂,和他一起学习。可能没那么无聊。我第一次用的教材是核心考试案例,用的练习本是肖秀荣的1000题。第一遍主要是了解考点,重在理解。我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。
7、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考研科目有哪些?中国人民大学我自己命题了,考试科目有普通心理学、实验、统计、测量、动机、认知等等。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本身就是一所985大学。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的发展,就像心理学的历史一样,有着悠久的过去,却只有短暂的历史。心理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85年。这一年,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成立了社会心理学教研室,是国内最早开展社会心理学教研的机构。
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和心理咨询室,1987年开始招收社会心理学硕士生,1995年获得招收社会心理学博士生资格。1993年成立社会心理学研究所,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。实际上承担了课题、调查、合作交流项目和培养研究生的任务,为社会学系和全校开设了心理学相关的课程。难度肯定是有的。2015年赵考上中国人民大学(应用心理学)。研究生总分:421专业课:273,当年全国人大第一名。
8、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?个人信息:本人毕业于某大学文学系,汉语国际教育专业,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,初试成绩政治70分;英语78;专业课1 112;专业课2 130。初试排名第三,复试排名第四,综合测试排名第四,成功登陆,关于选择学校和专业:其实我并没有太担心选择专业的问题。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跟我本科专业差不多,准备起来不会太辛苦,第二,我自己对语言学很感兴趣,所以不管是准备阶段还是继续深造,我至少有一份支持自己的激情。